檔的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以“零容忍”態(tài)度堅決懲治腐敗,對反映強烈的“小官大貪”案件一查到底。黑龍江省紀委日前通報了5起近期查處的典型案件。其中,于福祥作為一名基層檔員干部,把曙光村當作自己的“自留地”和“獨立王國”,目無法紀、大肆貪占公款,腐化墮落、極度奢靡,涉案金額達2億多元。(8月12日新華網(wǎng))
作為村支書,橫行鄉(xiāng)里、欺壓群眾、挪用公款,這就是群眾身邊的“零距離腐敗”,直接影響著檔的執(zhí)政根基。村支書確實職位不高,權力不多,但是“小官大貪”現(xiàn)象卻時有爆出,貪腐數(shù)額之大,情節(jié)之惡劣,令人瞠目結舌。其腐敗的危害遠甚于“真老虎”,暴露出的是基層干部特別是一些“村干部”的貪污腐敗給老百姓帶來了巨大危害。
十八以來的高壓反腐態(tài)勢之下,“大老虎”的落馬并不陌生,然而“小官大貪”的危害相比“大官大貪”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小官大貪”處于最底層,是群眾身邊最熟悉的人,更多的還是地方的“父母官”。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群眾的眼中,一舉一動都代表著檔和zf的形象,一旦“小官大貪”的實際行為發(fā)生,其負面的影響力將是難以估計的。
“鼠洞毀屋,蟻澩潰堤”。要避免“小官大貪”的危害性不斷蔓延擴大,就得及時遏制這種貪腐勢頭,認真查找“小官大貪”的根源,多措并舉在問題治理上下功夫。遏制“基層腐敗”,除了對腐敗者嚴肅依法查處外,還應織密織細監(jiān)督網(wǎng),加強監(jiān)督和制約,讓公權力走上被全方位、多層次監(jiān)督的正確軌道;明確干部手中的權力和責任,用制度和法治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剛性約束。
廉潔從政,不分官大官小,只要掌握了人民賦予的權力,接受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做到勤政廉政。從“小官大貪”中警醒“腐敗無小事”,反腐敗不僅要敢于打“老虎”,而且也要下大力氣打“老鼠”,必須做到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