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該說,馬皇后是朱元璋相濡以沫,同喜同悲,刀光劍影里一起過來的,大明的江山,應(yīng)該有她一半,選擇馬皇后的兒子,冊立13朱標為太子,也就是未來的接班人,自然是讓馬皇后吃了定心丸,于是,就請了浙江名士宋濂為太子師傅,希望未來國君是通曉古今的明君。
可太子命短,在38歲這年,為了磨練自己,自己主動下去普查民情,1392年的一月,朱標到陜西寧安考察,突覺得身體燥熱,腰部疼痛,當即回京,經(jīng)太醫(yī)一檢查,身上長了肉蛋(腫瘤),百般醫(yī)治,不能痊愈,而且越發(fā)嚴重,朱元璋大怒,因此殺了兩名太醫(yī),遍請民間名士,但終不能治。按現(xiàn)在說話就是癌癥,現(xiàn)在都治不了,那時候就更不行了,沒過多久,太子病逝。
這讓朱元璋把思想又回到接班人的事情上。太子沒了,可其他皇子還在,秦王,周王,晉王,燕王都有野心,可能力實在一般,再說你馬皇后的幾個親生,秦王朱樉荒唐成性,是一個扶不上墻的泥巴,因為亂來,差點沒被廢了王號,周王朱肅外表殘暴,卻膽小如鼠,晉王朱棢沉迷酒色,只有燕王朱棣有朱元璋一樣的雄才大略,可他有一個問題讓朱元璋困擾,他是龍種鳳生嗎?
這個真的很重要,也叫血統(tǒng)純正,后來朱棣登基,說自己是馬皇后所生,而后有朝鮮使臣全近去北京燕王府拜謁燕王,寫了一本叫《俸使錄》的書提到,他們七月十五去燕王府拜見,巧趕上燕王母親的忌日,故而不見客,而馬皇后的生日是八月初十,可見而得,燕王不是馬皇后的生子。
幾經(jīng)斟酌,朱元璋又密會重臣研究,最后得一個兩全的辦法,就是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就是要立他為帝。這樣,可以消除皇子們的怨恨,也保重了皇種的純正,因為朱標的身份是無可挑剔的。這樣,既不違背古時候的嫡長子繼承制。
實際上,朱允炆身上還有個哥哥,可在十歲時候死了,如果要活著,也沒朱允炆什么事兒。但是,讀過明史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之所以朱元璋選中朱允炆,還有一個特質(zhì),就是朱允炆長的跟他有些相像,相貌奇特。這里不得不說一下朱元璋的長相,《明史,太祖本紀》上說:姿貌雄杰,奇骨淚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這些記載,說明朱元璋相貌不一般,于是有了民間的,鞋拔子臉,麻臉,大鼻子,大下巴之說,有圖為證。雖然后來看到朱元璋的畫像都是姿貌端莊,氣勢典雅,可他相貌奇特已成定局。
再說朱允炆,朱標有病,只有他日夜陪在身邊,人超級孝順,從小在宮中長大,知識淵博,而且心慈手軟,見宮女白打,都要上前說情,每每如此,太監(jiān)宮女都視朱允炆救星。被立為皇太孫,那些叔叔自然不服氣,特別是朱棣,有天見朱允炆,便戲言暗諷地說:“你有今天,得回你有個太子的老爹呀!”這話被朱元璋聽見,當即面沉似水,褭n獾樂扉Γ?ldquo;怎么?你不服嗎?”朱棣嚇壞了,支吾半天,還是朱允炆給打圓場才算收場。為此,朱元璋對馬皇后說,這個“半邊月”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