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天,啟動加溫和過濾設備。經(jīng)過3天的曝氣,水中的氯元素已得到揮發(fā),這時開啟魚缸的過濾設備和加溫棒,水溫升至20度以上,適合闖缸魚生存溫度為宜。
第十天,投放硝化細菌。昨天開啟的加溫系統(tǒng),為的也是今天所投放的硝化細菌,因為硝化細菌在低于20度以下的水溫是無法生存的。硝化細菌的培養(yǎng)除水溫外,供氧也是必須的,硝化細菌是好氧菌,所以必須開足你的充氧泵,24小時不停供氧。

在這里,需提醒一下各位,干粉式的硝化細菌需用水化開,而且硝化細菌要倒在過濾槽里,而非直接倒在缸中。使用后水體若有短暫白色混濁乃屬于正常現(xiàn)象,這時充氧泵一定要開足。
要按買的硝化細菌的使用分量來用,不宜過量投放,否則有可能導致水體長時間白濁。另外需足夠的細菌屋和過濾棉等濾材,讓硝化細菌有足夠附著生存的溫床。再有的是,硝化細菌是怕光的細菌,強光照射會對培菌效果有很壞的影響,魚友們需注意喔。

第十一天,放入闖缸魚。請注意,這里說的是闖缸魚,而非打算要養(yǎng)的魚。說明闖缸,就是敢死隊,隨時為養(yǎng)好水而犧牲的魚。
為什么要放闖缸魚呢?解答這問題前,我們先反過來了解一下為啥要開缸,開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養(yǎng)水,就是把水養(yǎng)成適合養(yǎng)魚的水。培養(yǎng)硝化細菌,目的就是要分解水中危害魚生命的氨元素和亞硝酸鹽。從而讓這水對魚無害,更適合養(yǎng)魚。

而硝化細菌的培養(yǎng)離不開它的食物,它的食物就是殘飼和魚的糞便,所以放闖缸魚的一部分目的就是給硝化細菌食物。另一目的就是累察水質(zhì)適合養(yǎng)魚不。如闖缸魚沒事,就證明這水能養(yǎng)魚,下來你放入主魚才不易掛掉。而且闖缸魚表體的那層黏液能散布全缸,能保護下來所投放主魚的呼吸系統(tǒng)。
闖缸魚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選擇那些吃得多,拉得多的魚。二是要密度匹配,要和你最終養(yǎng)的主魚密度差不多。建議用燈科魚、燕魚、小草金,小錦鯉,鸚鵡等。

放入闖缸魚后,要注意觀察水質(zhì)及魚的情況,這期間要留意水的過濾和循環(huán),要大力供氧,因為這些是有利于硝化系統(tǒng)的建立。下來我們可留意到,養(yǎng)魚的水慢慢變混濁了,然后又從混濁慢慢變清,過程大約有10天左右,半個月后,就可請主魚了。從放入闖缸魚后,堅持每周換水兩次,每次1/5即可,換水時記得補充硝化細菌,這樣1個月下來,硝化細菌系統(tǒng)就完全穩(wěn)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