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亞夫的資料:
中文名:周亞夫
國籍:西漢
民族:漢族
出生地:沛郡(今江蘇豐縣)
出生日期:公元前199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143年
職業(yè):將領(lǐng)
主要成就:駐軍細柳,保衛(wèi)長安、平定七國之亂周亞夫是西漢名將,曾任漢景帝時期的丞相。周亞夫為人個性耿直,不善阿諛權(quán)貴,“將在外,鈞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漢文帝譽為“真將軍也”;周亞夫一生最大的攻擊在于平定“七王之亂”,在同吳王劉濞的做戰(zhàn)中,沉著冷靜,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勝利;后在景帝時期任丞相,但因功高蓋主和個性耿直而被景帝處死。
縱觀周亞夫的一生,干了兩件輝煌的大事:一是駐軍細柳,嚴于治軍,為保衛(wèi)國都長安免遭匈奴鐵騎的踐踏而做出了貢獻。二是指揮平定七國之亂,粉碎了諸侯王企圖分裂和割據(jù)的陰謀,維護了統(tǒng)一安定的政治局面。周亞夫為鞏固西漢王朝的統(tǒng)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并為他們設(shè)廟享奠,當(dāng)中就包括“太尉條侯周亞夫”。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shè)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亞夫。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周亞夫亦位列其中。
周亞夫死前為什么一直恨竇漪房?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沛縣人,西漢時期的軍事家、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tǒng)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
周亞夫和竇漪房的梁子是一種認識的差異。
周亞夫:忠于劉恒,對從漢宮來的竇漪房始終保持戒備之心,加上周子冉的死,還有莫雪鳶的愛(周亞夫認為竇漪房是他莫雪鳶愛情的障礙),等諸多原因造成的,等周亞夫認識了竇漪房對劉恒的忠誠時為時已晚,周子冉死了,莫雪鳶也死了.....
竇漪房:怕自己的身份成為她與劉恒的障礙,一直想隱瞞,最后導(dǎo)致與周亞夫的梁子是越結(jié)越深,所幸最后才能一笑泯恩仇,不過已經(jīng)不是那么重要了,死者已矣.....
周亞夫兒子周陽見他年老了,就偷偷買了五百甲盾,準備在他去世時發(fā)喪時用,這甲盾是歷家禁止個人買賣的。周亞夫的兒子給傭工期限少,還不想早點給錢,結(jié)果,心有怨氣的傭工就告發(fā)他私自買國家禁止的用品,要謀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負責(zé)調(diào)查的人叫來周亞夫,詢問原因。周亞夫不知道兒子做了什么,對問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負責(zé)的人以為他在賭氣,便向景帝報告了。景帝很生氣,將周亞夫交給最高司法官廷尉審理。
廷尉問周亞夫:“君侯為什么要謀反啊?”周亞夫答道:“兒子買的都是喪葬品,怎么說是謀反呢?”廷尉諷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謀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謀反吧!”周亞夫受此屈辱,無法忍受,開始差官召他入朝時就要自殺,被夫人阻攔,這次又受羞辱,更是難以忍受,于是閉食抗議,五天后,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