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認為嬰兒出生時,第一個抱的不是醫(yī)生護士,就是家屬。其實這里的第一個抱嬰兒的人主要指醫(yī)生把孩子交到了誰的手上。第一個抱嬰兒的人其實真的挺重要的。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有的地方是奶奶第一個抱嬰兒,也有的地方是準爸爸抱的多一些。也有說法說是誰第一個抱寶寶,寶寶將來性格就會像誰,這其實純屬巧合。
那么,嬰兒出生時,第一個讓誰抱會比較好呢?
有經(jīng)驗的老人
老人一般有帶孩子、生孩子的經(jīng)驗,知道該怎么抱孩子,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項。而且老人大多慈祥和藹,不容易嚇到寶寶。
下面三種人不適合抱新生兒
第一類:太年青的人
太年青的人大多沒有帶孩子的經(jīng)驗,不知道該如何抱孩子。而且很多年輕人比較糙,不注意細節(jié),讓他們來抱,寶寶不舒服不說,還容易被傷到。所以家長最好不要讓家里太過年青的一輩來抱嬰兒。
第二類:體弱多病的人
體弱多病的人本身體質(zhì)就不好,抱孩子手腳會不夠麻利。而且還容易把攜帶的病毒感染給寶寶,所以不宜讓常年生病的人抱寶寶。
第三類:好動的人
有些人特別愛動,很難閑下來。讓這種類型的人抱新生兒,他們很可能會抱著孩子左右晃蕩,或者是做出其他一些舉動。這些都是對小寶寶不利的。
剛出生的小寶寶很脆弱,一定要讓有經(jīng)驗的人來抱,準爸爸最好提前學習怎么抱孩子。要橫抱,兩手臂與身子平行,一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另一只胳膊護著寶寶的頭部和頸部。最好在醫(yī)生護士的指導下抱寶寶。
對于醫(yī)院接生的醫(yī)生來說,他們從科學出發(fā),剛出生的嬰兒,還沒有拿去洗干凈,醫(yī)生一般都讓嬰兒先與母親肌膚接觸。
01.獲得安全感
新生兒剛脫離母體的時候,他們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感到不安全,與母親肌膚接觸讓他們得到安全感。同時,也讓媽媽感到安全感,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寶寶是健康的,心情愉快和感動。
這是愛的傳達,在簡短的接觸過程中,媽媽和寶貝都沐浴在愛的情感中,被治愈。
我家大毛剛出我肚子剖出來的時候,醫(yī)生馬上報過來讓我親吻他一口。遺憾的是,并沒有像大家那樣直接的躺在我胸前,因為我當時是穿衣服的,這個醫(yī)院也沒有準備那樣做吧,所以沒有要求產(chǎn)婦上手術臺的時候脫衣服,以便跟等會降臨的寶貝親密擁抱。
02.提高嬰兒免疫力
有大量研究表明,剛出生的嬰兒與母親的肌膚接觸,嬰兒的身體指標穩(wěn)定,血糖升高,再加上母乳喂養(yǎng),能夠讓新生兒具對某種疾病的免疫力。比如對過敏性疾病的預防。
即使對早產(chǎn)兒,接觸法也適用。
所以,在醫(yī)院出生的寶寶,一般一脫離母體,醫(yī)生就會報過來讓母親親吻一下,再抱出去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