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老街,留住了歷史,充盈著回憶,我非常留戀舊時光。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院子里有一棵老棗樹,是什么時候存在,我無從知曉,它已經(jīng)成了童年的一部分。老棗樹濃密地伸展,安靜地站著,像忠實的守院人,每一片葉子銹滿滄桑。涼爽的秋雨,滋潤它干渴的嘴唇,滲透每一寸縫隙,使它更加精神矍鑠。鄉(xiāng)音如一粒粒音符,掛滿枝椏,月光覆蓋了院落,現(xiàn)在回憶起來,總讓我倍感親切,仿佛如昨。
中秋的圓月,如同母親的眼眸,灑下溫柔的光。月亮是有生命的,慈愛祥和,寬容博愛。“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關(guān)于“月”的許多謎語,實在太熟稔了。經(jīng)年猜測,小伙伴們興趣不減,咀嚼玩味:“一輪皓如晝,得意是中秋”。從小喜歡看月亮,傳說故事深入我心,月宮里的嫦娥仙子,是我夢中向往。“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花簍”,孩子們沉浸在月光的世界里,這是特有的回憶,不同于李白的月,蘇軾的月,阿炳的月……
長大后知道,童年時候的那一輪明月,不可復(fù)制,只能在腦海深處保留。羈旅的時候,往往忍不住嘆息。鄉(xiāng)愁,是游子心頭的一輪明月,是優(yōu)美的笛聲,是難忘的故土,是父母的牽掛,是不曾遺忘的眷戀。只要離開故土,無論外邊的世界多么精彩,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從未改變眺望的方向。
月光如水,淙淙流淌,蕩漾著纏綿的鄉(xiāng)愁;秋菊娉婷,盈盈枝頭,吸取月的清麗,釀成一杯醉人的美酒。自古至今,無數(shù)吟詠的佳作名篇,熠熠生輝。“正得秋而萬寶成”,秋天是成熟的季節(jié),是感恩的季節(jié),是意味深長的季節(jié),圓圓的月餅,豐碩的瓜果,慰藉著人們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jié)的“敬月”習(xí)俗,蘊涵著天地人和的思想,華夏子孫生生不息的信念。它不僅僅是“聚會節(jié)”、“月餅節(jié)”,而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是個人情懷和家國情懷的統(tǒng)一,國泰民安,舉國同慶,無數(shù)個家庭和諧安康,支撐起我們的大“家”,幸福彌漫在大地每一處角落。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