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朋友妻還打著電話 朋友妻t偷偷騎大衛(wèi)小詩
母親節(jié)那天晚上,我給妻子送了一束花,結婚七年來,第一次。
妻子沒有多少欣喜,淡淡地對我說:“老公啊,收到花,我都想哭,是不是xx攛掇你買的?”聲音里真的帶著哽咽,眼神里帶著一絲幽怨,還有一些讀不懂的神情。
我還納悶,她咋知道的,我們和朋友中午一起過的母親節(jié),我喝了點酒,臨結束,朋友拉我到一旁,神秘兮兮地湊在我耳邊,悄聲說:“我看著旁邊有個花店,母親節(jié)了,可以適當表示一下,雖然嘴上不在意,其實女人心里還是有的。”
我“嗯嗯”地答應著,怕妻子聽到,趕緊走開了,心里卻深以為然,定好了計劃,想給妻子一個驚喜。
沒想到結果卻被識破了,還出來這么一句!
沒有達到預期,我的心還被這句話深深地扎了一下。
想想結婚這七年,真是感慨良多,欠妻子的何止是幾束花?
妻子和我從一開始認識,就掉進了還債的深坑。那時,房子是結婚的必要條件,雖然沒有明文規(guī)定,大家都心照不宣,正巧那年認識,那年買房,還沒領證,妻子就在擔保人一欄,毫不猶豫地簽上了大名,從此開始了苦逼的房奴生活。
很清楚地記得,那時工資1000多,房貸每月1400,加上租房子,日常開銷,彈盡糧絕。首付有一大半還是借的,也需要還,真佩服那時的膽量,也佩服妻子的果敢,怎么敢把青春托付給我這么一個窮光蛋?
妻子直到現(xiàn)在還不時調侃:“當初自己怎么那么傻?也不怕被人給賣了?就傻兒吧唧地簽了字!”嘴角帶著笑,眼神里帶著滿滿的幸福;蛟S這就是憶苦思甜吧。
那時生活唯一的樂趣就是還錢,好像直到今天,生活的主旋律還是還錢,還錢,還錢。還朋友,還銀行,還信用卡。
從來不用操心理財,因為工資還沒發(fā)到手,就已經分配好了去處,名副其實的月光族,只是形式不同,沒用在消費,全用在還債。
記得那時,去趟超市,想喝一桶酸奶,十幾塊錢,狠狠心,咬咬牙,放在購物車里,到了收銀臺,還是心有不甘地拿了出來。因為那時,一桶酸奶都屬于奢侈消費,F(xiàn)在一桶酸奶(1L裝),一頓就喝完了,我和妻子開玩笑說:“這都是那幾年欠下的。”
更別提給妻子買花,買衣服了。妻子倒是很通情達理,很過日子。
每次去買衣服,妻子都是先看價簽,印象中只要超過三位數,妻子就會不喜歡,看不上,連試都不試。那時,真恨自己,恨自己沒錢沒能耐,讓妻子吃不好穿不好,妻子越是節(jié)約,自己越內疚。那時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對妻子好,以后一定要還債!
時間好像總和我們作對,結婚七年了,一直在還債的路上,誓言在現(xiàn)實面前變得不堪一擊,形同虛設。所幸折騰上了兩套房子,還有車子,聊以自衛(wèi)。
好像直到今年,狀況才有了起色,生活也變得滋潤起來,酸奶可以盡情地喝,我對以前喜歡的魚啊肉啊,也逐漸喪失了興趣,偶爾還能出去旅游,買衣服有時甚至上了四位數……
可能是例慣了窮日子,延續(xù)了之前的習慣,加上一些固化的思維,對于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我的概念里都是可有可無,甚至可以說是嗤之以鼻。比如,結婚紀念日,生日,情人節(jié),母親節(jié),各種節(jié)日等等,很少正兒八經地慶祝過,好像習慣了平淡如水。
記得比較奇葩的一次,有一年情人節(jié),我抱了一盆花回家,很廉價的那種,對妻子說:“買那種花干嘛,費錢不說,沒幾天就蔫了,以后每年買盆這樣的,長長久久,等到老了,家里就成了花園……”即便這樣,也沒能堅持下來。
妻子默認了我的套路,沒有拆穿,沒有哭鬧,因為她知道那時生活艱辛,甘愿丟掉浪漫,一起平淡。
七年來,妻子沒有收到過一束花。
沒有鮮花,沒有化妝品,沒有好衣服,沒有好包,就連吃飯,也只限于家常便飯,就連時令的魚蝦之類,都鮮有上餐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