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時的時候,我既沒有精美的布娃娃,也沒有所有女孩兒都憧憬的華麗公主裙,只有款式一致的衣服和別人不要的玩偶。當時家境很普通,庸庸碌碌,所以這些東西在往日是我眼里最好的,然而現(xiàn)在只是微不足道的回收品,根本滿足不了對美的欲望。也就是這樣小小的虛榮心讓我無意間就傷害了一個人美好的心靈,她,就是最親近我的人──我的母親。
踏著歡快悅耳的放學鈴聲,我一如既往站在校門口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等母親來接我。一分鐘,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等得不耐煩了,有點兒無聊,就左顧右盼,找點樂子。忽然,我注意到一位面容姣好的年輕婦女穿著一身素白的衣裙疾步走向校門,把一個稚嫩的孩童摟入懷中。她并沒有美艷到閉月羞花的程度,可她還年輕,臉上還沒有什么黃褐斑、老人斑,光潔如玉的臉蛋上沒有皺紋,仿佛是剛剛綻放的嬌艷欲滴的花兒,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芬芳。我看呆了,心里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我的媽媽也像她一樣該多好!像她一樣著裝整潔,一點都不邋遢,頭發(fā)不會凌亂,有一種清新的感覺。“嘿!”我愣了一下,才反應(yīng)過來是母親騎著她那“小毛驢”來接我回家了。經(jīng)過了漫長等待,站的腿有點兒麻,可我沒有回家的喜悅,卻有一點若有若無的沮喪。頓時覺得母親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看著母親那鳥巢似的的頭發(fā),居然有了一點嫌棄?嫌棄!我居然對我的親生母親有厭煩之意,我是不是該反省一下自己了?嗯,不能再想了。
第二天,放學回到家中,我已經(jīng)把昨天的誓言拋到腦后了,又開始對本應(yīng)該對她敬愛的母親有意見。我小心翼翼的問母親:“老媽,我想以后自己走回家,班上很多同學都是自己回去,我也想和他們一樣。”表面上是想獨立,實際上卻是不想讓母親給自己丟臉,我的面子有那么重要嗎?“你會過馬路嗎?上學來得及?要是碰到壞人怎么辦?”母親不假思索的回答。是啊,我還沒有那個能力去獨立,還不是要母親每天來接送。接下來連續(xù)幾天我都對母親提出不要在學校門口停車的要求,好景不長,母親惱了,憤怒的詢問我:“你是不是怕我給你丟臉?”我聽到了,血液霎時停止流動,只剩下僵硬的身軀。我頭不回就跑進學校,害怕面對母親。我坐在位置上靜靜的想,想我的這一行為是對的嗎?我尊重母親嗎?我應(yīng)該怎么面對媽媽……一大堆問題在我的腦子里炸開。我做錯了!不應(yīng)該嫌棄最關(guān)愛你的人,外表算什么?只是一層外包裝,外表美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nèi)心。我竟然成為了一個膚淺的人,傷害了母親的自尊心,我是罪人!
幾天以后,一切又恢復(fù)了秩序,我還是那個整天被接送的小屁孩,不會認為母親會讓我沒面子,因為我明白了母親為什么會這么老,又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不可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