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烏克蘭國立敖德薩音樂學院著名鋼琴教授波波娃,受邀來武漢講學,一眼看中吳純的鋼琴演奏,于是邀請他到烏克蘭留學。敖德薩音樂學院師資雄厚,在歐洲很有名氣。在母親和陳婉老師鼓勵下,當時年僅16歲的吳純獨自出國開始歐洲鋼琴尋根之旅。在烏克蘭留學6年,吳純脫穎而出,還應邀到土耳其、匈牙利、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演出,受到普遍贊賞。
2005年,通過不懈努力,吳純考上德國漢諾威音樂和戲劇學院,成為著名鋼琴大師弗拉基米爾·克萊涅夫的門徒,攻讀“鋼琴演奏家”專業(yè)博士學位。同時,他沒有放棄在烏克蘭已攻讀一年半的音樂理論和鋼琴演奏博士學位學習,因此成了跨越兩個國家、同時攻讀3個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
至今,吳純的演奏身影先后出現(xiàn)在俄羅斯、美、英、法、德、烏克蘭、波蘭、土耳其、奧地利、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音樂廳,被歐洲鋼琴演奏界贊譽為“兼具肖邦的優(yōu)雅、李斯特的熱情”。
36歲,正值本命年的吳純,終于回到家鄉(xiāng)正式演出。3月2日,他將在琴臺音樂廳作為三首重點曲目的鋼琴協(xié)奏者登場亮相——分別是《保衛(wèi)黃河》《鬧元宵》《山歌》。其中,《鬧元宵》是著名作曲家鮑元愷專門為武漢愛樂樂團而作,也是這首曲子改編成為鋼琴協(xié)奏曲后的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