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罾蹦鯉魚”是一道著名的津味菜。鯉魚天津衛(wèi)人稱“拐子”,習慣緊靠河底游動覓食,碰到漁網(wǎng)、木樁、石頭等物喜歡蹦跳起來。雌魚肚內(nèi)有籽時不容易蹦起來,蹦得最歡實的雄魚長到一斤三四兩至一斤七八兩的時候,天津人稱這時候的鯉魚為“順拐”。
天津衛(wèi)水資源非常豐富。沿河人家用嘛方式捕魚的都有,當時最常見的是用搬罾方法捕魚。將網(wǎng)固定在河岸邊上叫坐罾,將網(wǎng)固定在船頭上(俗稱“幫搖兒”)的叫行罾。船頭前伸出兩根用粗竹竿制作的前爪,呈八字形,長有三丈七八,做罾的支撐。將罾放在河里,兩前爪伸到河的底部,順潮漲潮落用雙槳劃船前行,船每前行十幾丈遠時便起一次罾。兒時,在海河上看到罾快出水面時,三三兩兩的鯉魚在罾里歡蹦亂跳,總能引來圍觀人叫好。此時,有點功夫的船家為了招攬生意,還會高興地在船上唱京劇,耍把式,一會兒來個“蘇秦背劍”,一會兒來個“張飛翩馬”。
兒時上世紀五十年代,父親常帶我下衛(wèi)(進市),一次在海河上看到漁家收罾后,父親喊一聲:“管船的,我來一條拐子!”船家稱好后,就用白蔴經(jīng)子系住鯉魚脊背上的中刺遞過來。父親拎著魚來到飯館,進門便招呼說:“掌柜的,給我做一條罾蹦鯉魚!蹦鞘俏业谝淮胃赣H吃罾蹦鯉魚。等跑堂的端著魚上桌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魚嘴還在緩緩地一張一合,魚鰓還在微微地忽閃著!棒~怎么還活著?”父親說:“魚入熱油里炸,魚腹朝上先炸魚尾和魚背,后提起魚尾炸魚頭,油溫火候得掌握得恰到好處,等把魚做好放到碟兒里,最后用熱汁兒一澆,魚嘴魚鰓才能稍微有些動彈,這時吃到嘴里才能品嘗出鯉魚外皮酥脆,魚肉口甜鮮嫩的味道。”
現(xiàn)在,天津能做正宗“罾蹦鯉魚”的大師傅已經(jīng)屈指可數(sh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