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騎上車就走了。一個綠色的身影,消失在茫茫的的大雨之中……

種女人地的鄉(xiāng)郵員留守村婦被郵遞員白干了一下午
郵遞員是郵政傳遞的最末端的人員,他擔負著將用戶從千里之外寄來的信件送到用戶手中的責任,同時又要將用戶要寄出去的書信收回郵局,寄達遠方的任務,因而,郵遞員成了用戶很受歡迎的人。
我是82年從郵電學校畢業(yè)分配到了郵電支局,做了一名光榮的郵電職工,當我穿起綠色郵政獵裝,戴上大沿帽的時候心中無限喜悅,走在街上人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局長給我講,你莫小看這套服裝,它不僅僅是郵政的標志,也是zf的形象,百姓見了你們都很受歡迎的。解放前土匪都不打郵遞員,也不搶郵遞員,文革動亂時期郵遞員都是受到非常的保護的。從局長的話里我知道了郵遞員的神圣使命。(文章閱讀網(wǎng):www.sanwen.net)
我在郵電局是從事電信方面的工作的,也時常參與郵政工作。對郵遞員有著非常的情感。從我初中畢業(yè),期盼錄取通知書,到郵遞員叔叔翻山越嶺不吃辛勞地將一封改變我命運的通知書送到我家里的時候,我對郵遞員叔叔有一種從心里的崇敬感。那種喜悅直到今天也無法忘記。因為那一刻,它改變了我的命運。
對于郵遞工作我非常熟悉,也時常參與。用戶書寫好信件后投入就近的郵箱里面,郵遞員每天去信箱取件,一般郵局都要收取上午、下午兩次。收回來后交給內(nèi)部處理,分揀、封發(fā)打包,通過郵車發(fā)往下一個郵局。下一個郵局收到后會立即蓋戳寄,表明書信到達當?shù)氐臅r間,用戶就可以計算出信件傳遞的時間。投遞局按照街道、鄉(xiāng)鎮(zhèn)、村組分類,交給投遞段的郵遞員,郵遞員按照先后順序,給與投遞。
郵遞員的郵包里面有許多的郵件,有普通信件、掛號信,特快傳遞,電報,匯款單和當天的報紙等等。在支局人手少,工作很雜,遇到有郵遞員生病,支局長就會安排我去代班。我也有機會當一盤郵遞員。
記得,那是一次送清明鄉(xiāng)的信。一早,我就穿好郵政郵遞員服裝。局長拍拍我的肩膀說第一次投遞一定要做好啊。我記在心里了。按投遞順序分揀好信件,開始檢查自行車,并帶上一把改刀和簡單的維修工具,路上還奪泥巴、簡單修理自行車。檢查完后,局長說可以出發(fā)了。于是我頂著蒙蒙細雨出發(fā)了。碎石路面很爛,我哼著小調(diào),慢慢的騎行。半小時后,到達了第一個投遞點。“張大爺收信啊”。我大聲的喊著,不一會兒,村口出現(xiàn)了張大爺。張大爺蓋好私章,取回他兒子的信件。由于他不識多少字,叫我念給他聽,聽完后,很高興。他說,兒子在東北當兵,由于義務兵信件是免費的,每月都要給家里寫信。張大爺拉著我的手,不斷地說著謝謝。還要求我回來給他帶一封信走啊。帶著喜悅的心情我告別張大爺,向第二個點進發(fā)。第二站是一家水泥廠,我把一大堆的信件和報紙雜志交給收發(fā)室的大爺,簽完字,很快就離開了。第三站是給龍王村的王大姐的電報,內(nèi)容大概是王大姐遠在山西的老父親病重,希望她回去看看?吹轿医o的電報,王大姐哭了。她遠嫁到四川,很少回去,平時就是寫信聯(lián)系,這一次是父親病重。鄉(xiāng)親們不斷地安慰她,沒有和我多說話,王大姐捂著臉回家準備行李,趕車去了。第四站是給趙大爺?shù)膮R款單,趙大爺?shù)膬鹤釉谕獾毓ぷ,每月都要給他父母寄錢回來,大爺拿著匯款單,很高興,塞給我?guī)讉橘子,我謝絕了。
后來還陸續(xù)走過幾個村子,已到中午了。到了鄉(xiāng)人民zf,zf的文件和信件很多,檔報檔刊也很多。到了收發(fā)室,鄉(xiāng)長已經(jīng)在那里等候了,他是等一封加急電報,是請他去省里開會的,收到后,鄉(xiāng)長熱情的請我在鄉(xiāng)zf食堂吃飯。告別了鄉(xiāng)長,我向鄉(xiāng)學校出發(fā)。學校的信件更多,還有許多的學習刊物,很沉很沉。交接完成后,還有最后一個村莊,很遠很遠。到下午4點左右,到了村口。一只狂犬向我撲來,我嚇出一身冷汗。奮力的騎著自行車,這時老鄉(xiāng)趕到,不斷地罵那只狗,見到主人家出來后,狗也不咬我了。那是李大爺?shù)呐畠旱囊环怃浫⊥ㄖ獣。封面上看是成都大學來的,我向李大爺表示祝賀,你家出大學生了,能干啊。李大爺笑得合不攏嘴,鄉(xiāng)親們點燃鞭炮祝賀,我也跟著高興。喝完李大爺給我泡的糖開水,臨走時,硬要塞給我一袋花生,表示謝意。李大爺拉著我的手,說道:“小伙子,辛苦你了,下雨天你還給我們送信,給我們送來希望,送來了我們家盼望已久的錄取通知書,我要好好感謝你們郵遞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