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家床上曰二姨 大姨一家大小通吃下
大姨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人,她包的水餃大部分都是傳統(tǒng)的做法,俗稱“當?shù)仫溩?rdquo;,但并不是說她不會包其他類型的,比如東北餃子,畢竟當?shù)仫溩邮且淮蠹易臃昴赀^節(jié)長期的吃法,承載了更多的文化和習俗。當然,對于我個人來說,就對比當?shù)厮満蜄|北餃子,我更多的選擇是哪種好吃,我吃哪種……
對,就是這么俗。對于一個無法站在更高境界,去理解大人們那一套的所謂什么文化傳承、地域差異、封建迷信之類的小學生來說,“好吃,美味兒,管飽”就是當時我的最高追求。
其實,我的母親平時一個人或是只有我和她的時候,她是寧愿包當?shù)厮,對比北方水餃,按我的理解,就是餃子皮不同,伴隨著當然包餃子的方法區(qū)別也大,如果硬要再找一個類別,去湊成中國人講究的“好事成雙”,那就是在餃子出鍋以后怎么吃上,有很大的區(qū)別了。
而當?shù)氐乃湥瑤缀醵际窃诮质猩腺徺I餃子皮,那種方方正正,成等邊梯形上小下大的模樣。包餃子方法我看都差不多,但為什么我唯獨對大姨家的水餃那么著迷呢?這還的從一件事情上說起。
記不清楚是三年級還是四年級了,反正這個時間段的暑假,父母都很忙,我?guī)缀醮蟀雮暑假和寒假都是在大姨家度過的。而我童年生涯就是在這兩年里,開始進入“肥胖時代”,一直持續(xù)到高三才有所好轉(zhuǎn)。
記得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已經(jīng)到了晚飯的時間,大姨家平房門前的地面,被廚房里亮起的燈點亮著,而一團團白霧不斷的從門框里鉆出來,夾雜著白熾燈橙黃色的燈光,在地面上泛起了一幅幅猶如騰云駕霧般的“水墨畫”。
穿過大姨家的廚房門,一陣陣濃香的煮餃子味道撲面而來,映入眼前的首先是一個碩大的灶臺,爐子內(nèi)熊熊燃燒的火苗,伴隨著柴火燃燒發(fā)出的噼啪聲,翩翩起舞?吹皆钆_大鍋里的水不斷的翻滾著,站在一旁的大姨連忙又舀了一勺涼水,沿著鍋邊繞了一圈,讓勺內(nèi)的涼水均勻的流入翻騰的沸水中;頓時,鍋里的水停止了跳動,水面上冒出的蒸汽也小了許多,定睛一看,沒有了白霧的遮擋,這才發(fā)現(xiàn)鍋內(nèi)還有很多上下漂浮、不斷翻騰的水餃。
離大姨身邊不遠,站著三個小孩子,分別是表哥、表姐和我。這個時候,我們?nèi)坏难劬σ彩侵惫垂吹亩⒅亙?nèi)的水餃,生怕一個不留神,這些水餃都會插上翅膀飛走一樣。雖然,我不太清楚表姐和表哥是如何認為的,可我就是非常單純的想法:因為這餃子實在是太好吃了,已經(jīng)超出了我吃過的所有的餃子,那味道就像是身邊爐灶內(nèi)的干柴和烈火,兩者一旦碰撞起來,瞬間可以點燃所有的一切(這個比喻雖然有點浮夸,但就是小時候吃到餃子那一刻的真切感受)。
俗話說的好,大家搶著吃的東西才好吃。雖然一直未弄懂,大姨的餃子餡是用的什么調(diào)料,但只知道每次煮餃子,我總能把成年人巴掌大口的碗,整整的連湯帶水下肚兩三碗。也許是大姨一個人忙活的原因,從包餃子皮、和餃子餡、燒灶臺水、煮水餃湯等等,讓大姨無暇招呼我們?nèi)齻“翹首期盼”的旁觀者。而我們?nèi)齻在一旁除了焦急地等待著出鍋的水餃,還在為著誰先吃第一碗的問題而激烈的“PK討論”,結(jié)果可想而知,自然是不了了之。
大姨家床上曰二姨 大姨一家大小通吃下
待到大姨說了句“餃子煮好咯!開飯啦!”后,她就開始拿起碗從鍋里盛餃子;就在第一碗餃子剛剛盛好,放到灶臺上時,表哥一個箭步流星,大跨步上去端起碗;還沒得我和表姐回過神,表哥已經(jīng)端著碗在餐桌上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