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爺爺弄了一夜 孫媳用身體伺候爺爺
爺爺出生在河北獻縣的一個小村子里,那時很窮,爺爺受了不少的罪。長大后,他考到了獻縣人民法院,后來工作調動,來到了青縣,結識了奶奶,兩個人約定終生。
奶奶從小習武,一身正氣,爺爺也是因為奶奶的這一性格特點,而喜歡上奶奶的,不僅這些,奶奶能文能武,唱歌也很好,文革之前還當過教師呢,所以爺爺對奶奶更加喜愛。
爺爺調到青縣人民法院之后,是民事庭的庭長,雖然爺爺懂得兒女情長的事,但法律,他更牢記于心,在家里溫柔體貼,但辦起案子來絕對一絲不茍,聽奶奶說,那是爺爺經常下鄉(xiāng)去了解工作,調解民事糾紛,所以一去就是好幾天,經常不在家,就這樣爺爺騎著那輛大車子,跑遍了鄉(xiāng)間的小路,那是到了鄉(xiāng)下,老鄉(xiāng)們都會非常熱情的招待客人,更別說是法院來的人了,可爺爺從來不鋪張浪費,只吃一些家常便飯,他的原則是:人多的家庭不要超過六道菜,人少的不要超過四個,誰要是給爺爺多上了幾個菜,爺爺是不高興的,從鄉(xiāng)下回來,總會有人給帶一些鄉(xiāng)下土產品,爺爺堅決不要,可是鄉(xiāng)下人淳樸,決不會讓你空著手回來,所以爺爺就象征性的一樣拿一點,等回到家不長時間,就會有人趕著大馬車來了,這不是干別的的,是來給爺爺送東西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在鄉(xiāng)下你不要,送到你家門口來,看你要不要。爺爺肯定是不會收,可那些人總是放下東西轉頭就走,追都追不上。爸爸曾經問爺爺:為什么你不收呢?爺爺就會很嚴肅的說:誰家的東西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咱也沒啥功勞,為啥要人家東西,給人家辦事是咱的工作,別當兩天官,就不知道自己姓啥。這一番話影響著爸爸他們那一代人,也影響著我們這一代人,我想也會影響下一代吧。
爺爺管理的是民事,民事糾紛自然少不了,十里八村的經常到爺爺家里告狀,爺爺家也就成了臨時法庭,有時,說著說著,被告和原告就打起來了,爺爺家不知壞了多少東西,但爺爺從來沒抱怨過。
那時農村的土地隨便用,可爺爺從來不要,就一家八口住在四間房里,可是大伯要結婚啊,爺爺可犯起難來,奶奶叫爺爺去村里要點地方蓋房子,其實,憑著爺爺?shù)娜穗H關系,一塊地方肯定沒問題,可爺爺就是不去要。他說:去和村里要地方,大伙聽了會說閑話的?勺詈髮嵲跊]辦法了,爺爺就去要了,可爺爺說:只要三間房子的地方就行。村里的支書硬要給六間的地方,爺爺就是不要,他說:要是村里硬要給,我就不要了。村支書沒辦法,只好只給了三間,十里八村知道爺爺要蓋房子了,男女老少都來了,有的村子出人力蓋房,有的村子出物資,還有的村子管做飯,在很短的時間內,房子就蓋起來了,可房子兩邊不一樣,因為這不是一個建筑隊蓋得,而是大伙你一磚我一瓦蓋起來的,大家都說,這就證明了,張先生人緣好啊。
爺爺一如既往的工作著,一如既往的為人民服務著,遺憾的是,他早早的就離開了我們,1989年,爺爺因病與世長辭,因為病的突然,走的也匆忙,十里八村的得知這個噩耗后,都驚呆了,他們奔走相告,有的村還在廣播里通知,大家都來吊唁了,男女老少都來看爺爺最后一眼,大家揩著淚,在門外排成了長隊,那時,當?shù)亓餍校o死者家里扯一塊黑布,感情越深,布料越好,布的面積越大。人們扯得都是上等布料,都是三尺三的布,在當?shù)厮愕蒙献罡咭?guī)格了,人們說:為了這位人民的好公仆,買再多也值了。葬禮那天,黑布掛滿了靈堂,直到一大堆布料沒處懸掛了,爸爸說,如果爺爺活著,一定不讓收下這些東西,因為他正直了一生。
很不幸,我沒能看見過爺爺,但現(xiàn)在走到街上,還會有人問起:你是張先生的孫子吧?和你爺爺真像,長得帥,個子也高,真是忠良之家出賢才啊。聽完這些話,驕傲之心沒有,只記得,要把爺爺?shù)哪欠菡眰鞒邢氯,永遠記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