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主動給小伙看 一晚上弄了大媽三次
劉大媽是我的近鄰。她今年已經(jīng)78歲了,走起路來,腰板兒挺得筆直,中等身材,雙鬢銀發(fā),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說起話來,聲音洪亮,落地有聲,她身體結(jié)實,很少感冒發(fā)燒,她樂于助人,是晨練場上有名的大忙人。
清晨的陽光總是溫柔、寧靜而清新,陽光下少有那種喧鬧的氣息,總是讓人感到心情愉悅、心曠神怡。
每天早上,當(dāng)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劉大媽總是早早起來,打開廚房對著運動場地的窗戶,一點兒一點兒地用手捋著電源線,然后走出家門幾步就來到了屋門前的運動場,她習(xí)慣地伸伸腰,動動腿,接好音響上的電源,然后靜靜地等待她的近鄰們。
過了一會兒,這里就像過節(jié)一樣的熱鬧起來。集體太極拳演練,個人武術(shù)演練,刀、搶、劍、鞭、扇、棍無所不有,不大的空地上,總是站滿了晨練的人群。劉大媽和這里的老人們一樣,雖說是練起太極拳來踢腿、下蹲等動作已經(jīng)做不到位了,可是劉大媽有她的一本晨練經(jīng):“動作不到位,只要心到了,獲得快樂,比啥都重要。”快樂不僅僅寫在劉大媽每天笑呵呵的臉上,還體現(xiàn)在了她長年累月的助人為樂當(dāng)中。
這里與菜市場很近,有許多中老年朋友喜歡在每天買菜的來回路上,在這里歇歇腳,聊聊天,劉大媽也總是利用這個機會,和來來往往的姐妹們嘮起家常,她是一個面食專家,退休前在單位的食堂里做得一手好的面食活計,近鄰們時常向她提起蒸饅頭不知道用多少堿,蒸的火候長短等一些問題,每當(dāng)這時“劉大媽都會被大家圍在中間,她繪聲繪色的給大家做著演講。仿佛是一個“教授”,到了第二天,仍有昨天沒有聽懂的近鄰們來纏著她,請她再講一遍。她總是不厭其煩,樂此不彼。
她還經(jīng)常幫著近鄰們看菜,有一天早上,我從早市買來一些蔬菜,豆角、黃瓜等,來到運動場時,我忽然想起忘記買西紅柿了,我緊忙來到劉大媽跟前兒,求她幫我照看一下蔬菜,劉大媽爽朗的回答:“放著吧,沒事兒”,望著她慈祥的面容,我想起了與她初識情景。
我與她的相識,說來也有兩年了。2012年的一天,我從鄉(xiāng)下搬到了城里,和獨生女兒一起生活,和老伴兒一起照顧外孫女的上學(xué),女兒和女婿雙雙再就業(yè),早出晚歸的也了卻了后顧之憂。開始晨練的時候,我有些不好意思和大家在一起,人生地不熟的,太極拳的套路也有所不同。我一個人到離這里不遠的小樹林里鍛煉。每次晨練,都要經(jīng)過這里,我都會忍不住的停下來,觀察大家的太極拳演練。時間久了,引起劉大媽的注意,一天路過時,她主動和我搭訕說:家住幾棟,以前怎么沒有見過你。“我說:后面那棟”“你在哪晨練呢”,“我在前面不遠的樹林里”,劉大媽聽后熱情的對我說“那多遠?你看,這多熱鬧,練啥的都有,來這一起練吧”我被大家的精氣神兒所深深吸引了。不久以后,我和大家走到了一起。
由于運動場的旁邊是一個幼兒園,小朋友們每天都經(jīng)過這里,很多小朋友喜歡在運動場戀著不走,一次,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手被器械刮出了血,痛得嚎啕大哭,正在一邊鍛煉的劉大媽聞聲趕來,把孩子領(lǐng)到自己家里,拿出紗布包扎起來,孩子的奶奶連聲道謝,可劉大媽笑著說:“看看,外道了不是,鄰居住著,誰家沒有個大事小情的,鄰幫鄰,一家親”
街坊鄰里,大家在一起生活,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有一次,鄰居張大姐領(lǐng)著自己家養(yǎng)的大狗“妞妞”,來到了大家運動的場地中央,“妞妞”隨地大小便,引起了大家的不滿,鄰家王大媽說:“她張大姐,把狗牽到邊上的草地上,這里弄臟了,我們怎么玩兒啊。”
“我就是領(lǐng)它在這里,怎么的,在我家門口還不行啊。”
“哪里是你家門口,這里是闊共場地。”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劉大媽走到近前,耐心的說:“她張姐,鄰居住著,人不親,水還親,我們每天玩時的音響是大了些,也不至于你把狗牽來嚇唬我們啊。”
張大姐有些不好意思起來,主動牽著“妞妞”離開了運動場地。